“红包雨”下不停 基金年末营销玩出“新高度” 创投风云-财富时代 赵鹏 2285625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财富时代 > 创投风云

“红包雨”下不停 基金年末营销玩出“新高度”

2016-12-16 | 来源: 中国网

  中国网财经12月16日讯 正题之前,中国网财经记者先和您聊聊手机的话题。前不久中国网财经记者的手机屏保摔碎了,朋友取笑记者:是不是抢红包墙急眼把屏戳碎了?言归正传,红包让大家每天都能感受到过年般温暖的感觉,而这也成为公募基金年末营销的新“技能”。

  移动互联网全面而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,也改变了公募基金行业的生态,公募基金的营销方式早已不再局限于所谓的“渠道”,公众号、APP、官方网站成为公募基金直接向投资者自我展示的一扇“窗口”,而窗外正下着“红包雨”。

  基金公众号“红包雨”下不停

  因工作关系,中国网财经记者关注多家基金公司的公众号,手机上也有多个公募基金公司的APP,临近年底,公募基金为拼规模已不遗余力,公众号里也随之飘起“红包雨”,详情请看下图。

120_4028659_1c2b419e70b1559f0fe789bf0f2f6eae.jpg

  中国网财经记者只选取了其中四家公司的公众号飞来的“红包雨”,发红包的缘由也各不相同。有基金公司在“庆生”、有基金公司APP升级吸引用户、还有一言不合就发红包的基金公司,但无论何种原因,最终目的吸引投资者眼球,而且明显效果不错。

 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统计,富国基金诺安基金的“红包帖”的阅读量超过4万次,银华基金“红包帖”的阅读量超过3万次,其他几家基金公司类似“红包雨”帖子的浏览量同样在1-3万次之间,点赞次数多在5千次至1万次之间。

  此外,在如今这个“段子手”横行的年代,插科打诨、调侃基金公司小编者也不在少数,留言区也热闹非凡,基金公司公众号成为与投资者最直接的直接交流平台(当然,不和谐的声音已经被“和谐”掉了)。

  另外,中国网财经记者抢到了几百MB的数据流量,手机话费和现金红包没抢到。

  基金持续营销方式多样化

  数年之前,基金营销渠道的匮乏,银行、券商几乎是公募基金仅有的销售渠道,能否被推荐还要看其“脸色”,基金公司对持续营销的热情并不高,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深入生活的每个角落,基金持续营销方式也随之多样化。

  分红无疑是最“简单粗暴”的营销方式,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,截至12月14日,今年来775只基金分红1397次,累计分红总额1219.04亿元,而去年全年基金分红808.04亿元,增幅50.86%。

  除分红外,基金公司的主要营销方式已然转向了移动端,场景化理财成为公募基金最热衷的营销方式,并且上线了APP产品,专门针对情侣、子女、父母等不同群体设置不同的投资组合,理财趣味化成为各大基金公司营销的新方向。

 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统计,多数基金公司均已上线旗下基金产品的理财APP,在APP平台上部分基金已实现零费率申购,并且多数旗下基金产品多数都有优惠措施,最低申购费从1折到4折不等,此外,理财平台的基金申购费率也都有一定的折扣,除了货币基金不需要申购费,其他基金买入费率4折起等。

  不过,各大基金公司的官方网站费率最低,中国网财经记者浏览各大基金公司官方网站时发现,仅有少数基金公司最低申购费率为4折,多数基金公司已将最低申购费率下调至1折。此外,多数基金公司已将基金份额细分,C类份额持有30个交易日之后赎回费率为0,投资者申购之前应细心分辨。

  公众号正成为基金投资者教育的最前线

  前不久,中国网财经记者的夫人问记者:咱们要不要买点沪港深主题基金?听说沪港深基金扩大了投资范围,能抚平基金振幅。中国网财经记者瞬间石化,典型的“西二旗女”并且从来信奉银行定存的她竟然知道沪港深主题基金,而且还可以蹦出“振幅”俩字,最可怕的是,中国网财经记者甚至对此都不甚明了。

  询问之后,中国网财经记者才得知她关注了两家基金公司的公众号,大多数基金公司的公众号几乎每天都会更新(当然每天发红包是不可能的),帖子内容五花八门,但无不与市场热点息息相关,长期关注一个基金公司的公众号,理财小白也会成为半个“专家”。

  中国网财经记者与某基金公司高管交流时,他说公司负责运营公众号的员工全部都是“90后”,他们写出的稿子生动、灵活,更具可读性,基金公众号应该让投资者能够轻松地阅读,这样才能留住投资者,并且他反对公众号频繁推送公司的新产品。

  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入所有人的生活,并且随着直播这一新传播形式的推广,还有不少基金公司以直播的形式推广旗下的新产品,基金的营销方式会更加多样化。

责任编辑: 赵鹏